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也是我國全面推進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的重要一年。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本科生田鹥、楊新悅、白雅婧、張亦弛、李林雙、趙小雪、曾蓓、唐旻婧等8名同學組成社會實踐團隊,将國家中西部鄉村振興作為調研主題,在張淑豔老師的指導下,暑期深入中西部省份的部分鄉鎮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深入了解當前我國中西部地區鄉村振興的具體開展情況,自7月15日到8月10日,實踐團隊赴重慶、山西、湖南、四川等地,通過收集資料、實地探察、采訪村幹部等方式,對不同地區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過渡思路、政策引導、産業實踐有了較為深入的認知,形成了“青春向黨勇擔當,鄉村振興鑄輝煌”中西部鄉村振興實踐團活動調研報告。



在湘鄉市雙坪村,曾蓓同學對村幹部傅書記進行了采訪,了解到在政府撥款下,村中道路條件、衛生條件、醫療條件等各方面均得到改善,村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便利。

(團隊成員唐旻婧在整理文件材料)
在武岡市水浸坪鄉隆興村,唐旻婧同學參觀了村委辦公室、會議室,公共圖書室、棋牌室、籃球場等公共場所,看到了村裡較為齊全的辦公、娛樂和體育設備設施,了解到近年來随着鄉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不僅滿足了村民的物質生活需求,而且越來越重視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這也是從脫貧緻富到鄉村振興這一轉變的内核之一。

(團隊成員在村民家中采訪)
在重慶市秀山縣隘口鎮,田鹥和楊新悅同學來到村民家中采訪,了解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貧困戶子女的教育問題得到充分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推行的免費午餐制改善了農村學生的營養,高等教育階段的助學貸款、貧困資助等政策支持更多學生順利完成了學業,這些教育幫扶政策為鄉村的脫貧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除此之外,秀山縣鄉村振興局幹部向同學們介紹了目前鄉村振興的落實情況。當地正在穩步推進打造物流中心,引進農産品、藥材加工企業,開發特色旅遊。這些舉措既拉動了當地經濟,又創造了衆多就業崗位,促進了在外務工人員的回流。秀山縣能順利脫貧摘帽,在鄉村振興中繼續高歌猛進,和這些措施密切相關。

(秀山縣鄉村振興局幹部向團隊成員講解該地鄉村振興開展情況)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來自多個不同地區,在實踐地點的選擇上也充分考慮了廣泛性和代表性,既包括少數民族聚居地和革命老區,還包括了城中村、文化名城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團隊提前與相關單位進行對接,在當地鄉村振興局、村委會等單位的協助下,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最終圓滿完成。


青年學生不僅要努力學習理論知識,還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主動貼近群衆,深入基層,走進國家發展建設一線,親身感受國家社會的發展變化。在近一個月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通過大量實地走訪調研,切身體會到當前國家建設成果的來之不易,提高了對中西部鄉村振興事業的熱情,堅定了未來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決心與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