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之際,為積極響應吉林大學開展“重走百年征程路”專題實踐活動,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責任,伟德网站是多少的陳信亞、外國語學院的劉少傑、張潔、新能源與環境學院的湯雨萌、動物醫學學院的徐佳雯以及藝術學院的高雨晴等6名同學組成了光華紅色社會實踐團隊,在伟德网站是多少陳曦老師的指導下,分别在泰興市、南京市、淮安市、常州市、成都市、泰州市等地的紅色旅遊基地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

8月23日,泰興分隊的陳信亞同學先後前往了黃橋戰役紀念館、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三縱隊司令部舊址、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和新四軍黃橋戰役革命烈士紀念塔等紅色基地,通過講解員講解以及館内介紹,回溯紅色記憶,追憶往昔峥嵘歲月。陳信亞首先參觀了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這是江蘇省第一個抗日民主政府,随後來到了三縱司令部舊址與蘇北指揮部舊址,三縱司令員陶勇與總指揮陳毅下榻于這兩地,在此指揮作戰、運籌帷幄。最後陳信亞參觀了紀念塔,紀念塔主體為混凝土澆鑄、漢白玉貼面,塔基由花崗岩鋪設,塔名為粟裕手迹,用金箔嵌貼,塔身北面镌刻了陳毅的詩句手迹:“江淮河漢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實踐隊員懷揣着家國情懷,在走訪中明晰史詩,學習了先輩不屈不撓的精神,感受到了先輩們為國家身先士卒的革命精神。


南京分隊的劉少傑同學先後前往了雨花台烈士陵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參觀紀念。雨花台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國家級烈士陵園,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則是中國人民承受全民族災難的實證性、遺址型專史紀念館,也是中國唯一一座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專史陳列館及國家公祭日主辦地。在這裡,血淋淋的證據無法被抹除,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将永遠傳承。
四川分隊的徐佳雯同學前往了成都安仁古鎮的建川博物館進行參觀考察。走進展館,百年前黑暗與光明的故事在眼前展開。1931年,日本侵略者揭開了侵華的序幕,400餘幅黑白的照片,記錄了1931年至1945年日軍侵華真實場景和三十餘萬川軍及三百萬壯丁奔赴前線、浴血奮戰的壯烈圖景。相機将這一切定格,成為了日本不可洗脫的罪證和革命烈士光輝形象的證明。
常州分隊的湯雨萌同學前往了西山烈士陵園和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進行瞻仰和紀念,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分為了指揮部、警衛部、廚房等區域,全方位地向人們展現了戰士們的起居日常。烈士陵園裡矗立着八個描金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莊嚴肅穆的氛圍讓人對革命先烈的敬意油然而生。
泰州分隊的高雨晴同學前往了楊根思烈士陵園參觀。陵園裡一尊巨大的烈士塑像再現了楊根思犧牲時的壯烈情景,左手握拳、右手緊抱炸藥包,沖向敵群,撼人心魄。
淮安分隊的張潔同學參觀了蘇皖邊區政府舊址。展區共有六個展室,每一個展室都以時間為線索講述了不同的故事:四塊根據地的開辟和統一、民主建設、革故鼎新;恢複生産、發展經濟;宣傳民衆,繁榮文化;積極備戰、全力自衛;堅持敵後,解放華中。六個展室讓人們領略了抗日戰争時期中國共産黨“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鬥志,從中也能明顯感受到邊區政府成立後人民對民主建設成就的自豪感。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以紅色旅遊基地為依托,鼓勵同學們利用假期時間主動尋找身邊的紅色文化遺産,通過“重走百年征程路”,主動學習先烈精神、重溫百年征途。光華紅色社會實踐團隊的六名隊員經過前期調查規劃,各自前往不同的紅色旅遊基地,在遊覽與學習的同時互相交流實踐心得。通過實踐與分享,大家重溫了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與豐功偉績,深刻地體會到為什麼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對黨的百年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觸,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信與國家認同。

發展紅色旅遊是保護紅色文化遺産的動力。大學生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主力軍,應該保護和利用好革命曆史文化遺産,弘揚其所代表的先進文化。同時,積極推動紅色旅遊對于當代大學生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宣傳功能,新一代大學生肩負着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使命,通過紅色旅遊不僅可以加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還可以汲取革命傳統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财富激發新時代主力軍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精神。